• 欢迎来到华度  !      登录|注册      
  • 全国热线:0354-2039539/13610640072

我国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发布日期:2016-07-06来源:admin浏览次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从现在到2020年,这一时期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资源消耗会不断地持续增大,资源、环境压力逐渐加大,矿产资源短缺现象的出现将成为重要制约因素,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提高矿产资源供应的紧迫任务和挑战。为实现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满足我国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对矿产资源的强劲需求,必须树立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的观念,强化资源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推进资源高效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以此来不断提高资源高效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遏制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的现象,最终实现矿产资源的高效节约利用。

1.我国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现状

我国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越来越严峻,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资源高效利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资源消费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能源及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

2.我国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建立、健全我国矿业法律法规及政策

目前,我国有关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政策、法律法规等还不够健全;《矿产资源法》急需修改其中的部分内容,以使其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相适应。我国是矿业大国,一部《矿业法》的出台都困难重重,致使地方性部门规章、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等之间互相矛盾,直接造成文件执行困难,各部门、单位对己方无优惠的政策、法规的颁布漠不关心。对探矿权采矿权的管理、矿业市场准入的资格和技术资质审查、过程监督和矿山企业市场退出(如闭坑或转让后的资源清查、地质资料移交、环境保护后续处理、矿工权益保障等)的规定不明确,管理上难以掌握。

2.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工艺技术较落后,资源利用率较低

资源利用率的低下,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客观上又造成资源供应的不足,导致资源价格节节攀高,使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制约。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15~20个百分点,综合利用程度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目前我国对列入储量表的共伴生矿产进行较好开发的矿山只占三分之一。大量铜、铅锌低品位矿、共伴生矿、难选冶矿得不到综合高效利用。非金属矿的开采加工仍有采用手工拣选等方式,装备较差,大部分依靠采富弃贫维持利润,回采率只有20%~30%。我国煤炭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全国煤矿平均资源回收率约35%~40%,资源富集地区的小型矿井资源回收率仅为20%~30%。我国煤炭经济总量的提高,主要是以资源开发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快速增加为基础,而煤炭资源回采率低、浪费严重的问题仍然突出,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问题亟待解决。我国化学矿山行业的回采率较低,一般小矿只能维持在40%左右。

2.3 矿产综合利用程度与矿业发达国家仍有相当差距

我国已探明的矿产储量中,共生、伴生矿床比重占80%左右,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但资源综合利用率在30%左右,而国外先进水平在50%以上。处理矿石的单位能耗比国外平均水平高出30%~40%;采、选、冶总回收率比国际水平低20%。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为60%,与发达国家相比低10~15%。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仅为40%,比发达国家低20%。共伴生组分综合回收率在40%~70%的国有矿山企业不足五分之二,个别国有矿山综合回收率只有百分之几。有色金属矿产综合回收率为35%左右,伴生金的选矿回收率一般只有50%~70%,银的回收率为60%~70%,而国外指标分别为60%~70%和70%~80%,相差10%左右。发达国家伴生金属的综合回收率平均在80%左右,综合利用产值占总产值的30%以上,比我国高出20%。

2.4 矿业开发造成环境影响较严重

资源高效利用包括废弃物的治理和开发利用,在这方面我国目前的重视程度还很薄弱。据统计,我国煤矸石堆存量现已达到38亿吨,综合利用率却仅为44%;粉煤灰堆存量已超过8亿吨,综合利用率仅为五分之一;到2007年底,全国尾矿或固体废弃物累计积存量约为250亿吨(该数据应包括废石),金属矿山尾矿综合利用率仅有8%左右。“三废”的排放造成大面积的土壤、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严重毁坏生态环境,甚至造成砷、氟重金属等有害成分的累积,直接危害到在矿区周边生活的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大量矿山废弃固体堆砌场、尾矿堆放库存在地质安全隐患。据调查统计分析,我国矿山危库、险库超过全国所有尾矿库的三分之一,在南方雨季非常容易诱发尾矿坝、库溃陷、泥石流及滑坡等地质次生灾害。矿山采选业还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2006年仅有色金属矿山采选工艺所造成的废水和重金属排放量分别为4.23亿吨和198.64吨,占我国工业废水和重金属排放总量的2.03%和40.74%。

2.5 金属和矿产品等再生资源利用薄弱

我国经济虽有了很大发展,但矿产品的社会积累还很薄弱。美国、英国、德国、原苏联、日本等国家炼钢用废钢比例已达40%以上,个别还达到50%,我国目前只有21%。2008年我国主要有色金属再生量占其产量的比重分别为铜52%、铝20%、铅14%、锌2%,远低于发达国家标准。有色金属的原料二次回收利用体系尚需完善,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工艺装备大多较落后,技术创新能力和再生金属产品质量有待提高,污染严重,能耗偏高,资源二次利用率低下,无法积极应对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变化。

3.推进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资源高效利用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建设

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矿产资源法》中应修改、补充、完善资源高效利用的有关条款,制定《国家资源高效利用基本法》,确定资源高效利用的基本原则、管理范围、基本制度及主要措施等,为资源高效利用及其立法提供基本依据。制定、修改、完善资源高效利用各主要方面的单行法规,包括共伴生矿产资源、二次资源和再生资源高效利用的单行法,进一步明确对矿产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提高“三率”要求,调整和修正《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督办法》,加快资源高效利用法律体系建设,开展《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提高资源回收率实施细则》、《矿山尾矿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研究,依法促进矿产资源高效利用。

3.2 健全资源高效利用的约束及激励机制

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实施需要完善的体制机制来支撑,这是发展高效经济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完善配套政策,强化政策导向,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价格、金融、投资等手段,加大扶持力度,建立以经济调节为主、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为辅的调控机制。通过国债支持、财政贴息、银行贷款和企业自筹等方式,拓展资金渠道,建立稳定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推广高效经济试点示范工程,围绕“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中心,缓解资源压力、推进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加大对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的监督力度。对开采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进行核算,将其与设计回采率、回收率的差作为对矿山企业进行奖惩的依据。对高效利用较好的矿山企业,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获得采矿权;对高效利用较差的矿山企业,则酌情限制其采矿资格。

3.3 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

建立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支撑体系。发展高效型的矿业经济要引入一系列的先进技术。继续研究制定推进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稳定的科研队伍,持续开展创新性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推进科技创新,推广应用能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工艺和设备,限期淘汰落后的采选方法、技术、工艺和设备。重点支持中低品位金属矿、共伴生矿和尾矿综合利用技术、资源节约减量技术和替代技术研发,逐步建立发展高效经济的科技支撑体系。

3.4 建立完善矿产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指标体系

建立完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科学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矿产资源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率,废石围岩利用率和尾矿利用率,煤矸石利用率,主要矿种的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矿产资源综合勘探、综合评价的指标;明确作为回采率计算基础的储量到底是工业储量还是可采储量还是批准开采储量,对企业上报有关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等有关数据确定由国土资源部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验收,并有权进行奖罚。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标准体系、矿山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经济指标体系和评估验证体系。采用科学的方法综合评价矿山企业综合利用的水平。按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要求,评价、监督矿山企业综合开发和利用工作。

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商品详情,或是有购买意向,请联系我们:

0354-2039539/13610640072

手机扫一扫,更多精彩随时掌握: